2011年11月,“中国百科全书”的第三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主要国家出版项目”。自2014年推出该项目以来,四年来,有103个纪律社论委员会,超过30,000个专家作者团队和100多个专业编辑团队一直在合作。 350,000个文本条目和40,000多个多媒体条目,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目前,已在线测试了近30,000件。在这一点上,第三版“中国百科全书”的汇编已在初始规划和探索阶段进行。预计其在线版本将在2022年完成,并且该纸张版本也将接一个发布。 Li Yan, member of the Party Leadership Group of China Publishing Group and deputy general manager of China Publishing and Media Co., Ltd., believes that the compilation of the third edition of the "China Encyclopedia" is very representative in fulfilling the publisher's responsibil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e encyclopedia has built a bridge to communicate the future.
记者/太阳鲁克
Yang Muzhi
“不做另一个维基百科”
在线百科全书已成为全球趋势。自2001年成立以来,最具代表性的维基百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站之一。 2012年3月,英国百科全书突然宣布将停止发行纸质版本并开始完全开发在线版本。此外,俄罗斯百科全书还开始计划数字版本。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立即建立“中国百科全书”的第三版?对主编杨·穆兹(Yang Muzhi)的描述不仅要当务之急,而且是紧迫的。
“中国百科全书”是代表该国形象的主要文化项目。在改革和开放的早期,建立了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以建造这一“文化大墙”。自1978年11月成立以来已经40年了。1993年,《中国百科全书》的第一版出版了,结束了中国缺乏全面的现代百科全书的历史,并从文化和学术的角度锻造了民族形象。到第三版汇编时,“中国百科全书”已经从传统的纸张印刷翻新为具有两个在线版本的表格,这无疑是从头开始的另一个重大变化。
但是问题是,该怎么做?如何超越其他在线百科全书?当有在线版本时,应该如何设计纸张版本?如何协调多媒体?经过一定的论证和研究,其定位变得非常清楚 - 它不是另一个维基百科,而是一本权威,学术和高端参考书“中国百科全书”在线版本。这意味着它并不专注于最大化条目的数量,而是以准确和权威的内容质量获胜。
杨·穆兹(Yang Muzhi)始终认为,仅将在线版本的内容保留在百科全书的层面上是不够的。为了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百科全书的在线版本将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它是专业部分,它是在线版本的主体和核心,相当于“中国百科全书”的基本条目。它基于科学分类,并根据学科的劳动分工进行编译,并由大学或更高的非专业学位的读者针对。当前设置为300,000。与此相辅相成的是主题部分,该部分以各种特定的专业和主题为中心,并以多个作者,多个观点和多个条目的形式编译。此外,为了满足人们对真正的经济,文化,教育,医学,文学,艺术,体育和日常生活知识的需求,《百科全书》的在线版本也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部分,强调了精英和群众的欣赏,以及内容形式是生动的,丰富的,富有的,富有的,可增强在线版本的粘性。
互联网和传统纸质印刷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数字媒体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和配置。具体而言,百科全书的汇编是多媒体和条目之间的联系。有趣的是,《中国百科全书》第三版的在线版本和纸张版也彼此相连,即所谓的“纸质网络互动”。将QR码添加到重要条目,您可以链接到在线版本。
实际上,百科全书的在线版本和纸质版本是同时汇编的,这是第一个全球案例。所有百科全书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当在线版本免费为读者提供内容时,纸张版本是否存在?除了收集价值外,拥有纸质百科全书还有其他意义吗?
作为答案,与过去两个版本相比,第三版中国百科全书进行了一些更改。它的内容组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该学科的基本项目,另一个是近年来科学和技术进步和学术发展产生的新项目。条目根据主题分为体积,初步设计为80卷。相关和类似的学科合并以形成纪律组,然后在其中编译“大类别”,以减少甚至避免重复条目。将在每个学科,10,000或20,000个单词,20,000或30,000个单词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前设置“超长条目”,从而介绍该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法律,并期待未来的趋势,这等同于“简短历史”。 《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包含的103个学科的“超长条目”将是另一个学术杰作。
“出版社也有40岁”
当阅读百科全书真正进入数字时代时,读者对纸张版本的需求越来越少。鉴于此,《中国百科全书》的第三版决定使用按需打印机制更有目标地满足研究单位和读者的需求。这样,无论是供应短缺还是库存积压,它都将不再发生。
但是,对于出版商而言,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需要紧急解决。随着人购买书籍的人数很少,出版商的收入将较少。百科全书的在线版本依赖于国家投资和建设,但是后来的运营,维护,迭代更新要求出版社不断投资资金和人力。如何操作?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Liu Guohui
Liu Guohui说:“坦率地说,我们目前在市场上的收入和规模远非集团其他主要社会的收入。” 2016年4月,他成为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的总裁。除了继续完成第三版《中国百科全书》,这是一个主要的国家出版项目,他还需要考虑如何使出版商成为企业在市场上生存。这个问题是,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作为公共机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必考虑太多。既然我们已经进入了企业管理,则出版商必须学会自己“创造血液”。为此,他提出了一种非常生动的出版策略 - “两个翅膀一起飞翔”。
如何利用三页在线版本的优势来促进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的整体发展,除了加强面向市场的运营,系统和机制的创新更有意义。刘·古伊(Liu Guohui)认为,也由中国出版集团(China Publishing Group)拥有的中国翻译Yutong Technology Co.,Ltd。是一个特别的例子:通过遵循综合媒体的道路并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它来自一家传统出版公司,迅速发展,继续发展,继续改革和创新,并成为了一家重要的互联网公司,并拥有数以千万千万千万美元的市场收入。他认为,在建立和运营中国百科全书的第三版之后,中国百科全书将培养一种新的面向市场的机制,这是一家新公司,并支持百科全书的内容,以寻求新的操作模型。他认为将来,综合媒体将是最重要的发展形式。
In fact, in addition to continuing to promote several established product lines, such as "Original Children's Encyclopedia Series", "DK Encyclopedia Series",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Series", and "Science and Science Popularization Series", and using popular science books to produce knowledge paid products such as "Mini Encyclopedia Show" and "Encyclopedia Knowledge Q&A" that have both multimedia functions, China Encyclopedia Publishing House has开始尝试更多集成的媒体项目。
今年8月,在第25本书博览会上放映的“大运河交叉时间和空间”数字图像展览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成功的例子。这个由出版商的“中国故事项目团队”创建的数字项目依赖于3米高和25米长的巨大屏幕,以展示长期的卷轴动画,从而在17世纪初期重现了大运河的Tongzhou部分的繁荣场景。它的内容,无论是画家的卷轴图纸还是文本的细节注释,都是根据“中国百科全书”提供的内容构建的。同个月,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开发的名为“ Sinanjun”的智能百科全书机器人也已正式发布。它的存储还基于“中国百科全书”的内容数据资源,并倾听问题并通过语音识别给出答案。这是结合出版和人工智能的探索。
刘·古伊(Liu Guohui)说:“出版社也有40岁的人,'两个翅膀一起飞翔'是解决过去在完成出版和面对市场的重要任务时所遇到的矛盾和困惑。我希望在“幸运之后”之后,我们可以确定并使这两个方向强大而强大,飙升。”
李YAN
国家重型武器,随着改革而开放
作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成员,这家40岁的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的资格少于长期历史的资格。但是,由于它符合改革和开放,因此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发展非常有代表性,并且具有特殊意义。
正如副总经理李·扬(Li Yan)所说,从共和国的建立到本世纪,中国国家朝着文化复兴的过程是通过各种出版物进行连续记录和继承的历史过程。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所有成员都通过记录和描述该国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来努力履行出版商的责任。
由于其建立的时间节点,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更清楚地证明了出版商的责任和责任。它的出版任务是随着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加深的建立。作为改革,开放和发展的40年的见证,它具有象征意义。同时,作为出版社的“国家武器”,其对建立人类知识系统的贡献,特别是中国学术系统的建设,也代表了出版行业的核心技术。展望未来,建立了《中国百科全书》在线版本的第三版已经建立了与未来交流的桥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itiba.com/html/tiyuwenda/7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