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关于电动自行车的采访中,我们第一次从绿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杰那里听到了这个新名词。倪杰表示,他正在准备获得运动处方师证书。
这是什么证件,让电动自行车公司的大老板们都开启了“复查考核”模式呢?这不禁让我们对这个新事物感到好奇。
接近练习处方者,我们发现了一些更神奇的事情。他们不开药,只用处方的形式为患者开出运动的内容、方法、类型、强度等,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身体机能,甚至达到预防和辅助治疗某些慢性病的效果。
制造业大佬也在“复习和准备考试”。
在鹿园,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本厚厚的《运动处方》百科全书。今年,不仅是倪杰本人,还有一群像他一样的员工都在准备申请运动处方师证书。之所以如此“滚动”,是因为这家深耕电动自行车的公司瞄准了一个新的市场——健身和健康。
倪洁书桌上的三本书。拍摄者: Zhang Yuan
20 多年前,一种以踏板为基础,电力为辅的脚踏电动车在欧美和日本流行起来,这种车比传统自行车省力少,可以让骑车人的全身肌肉得到锻炼。
世界卫生组织有 NCD(非传染性慢性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高血压、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等不具有传染性且长期无法治愈的常见疾病往往属于这一类。而要“对抗”非传染性疾病,移动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如今,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倪洁也感觉到,中国人对健康和运动的需求正在逐渐扩大。今年 5 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倪洁接触到了“运动处方”的相关知识。根据“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不多于更好,需要根据自身的运动能力进行定期、科学的运动,以促进人体健康。不适当的运动也可能遇到一些风险,所以健身和健康需要深度融合,两者都缺一不可。
更让倪洁深受启发的是,书中提到,在一些医院,运动自行车是用来进行体能测试的,就地骑行还可以延缓或治疗慢性疾病。
根据“运动处方”,将合理的程序输入电动自行车,使骑手在通勤时达到健身甚至辅助治疗慢性病的目的。倪洁仿佛看到了一片蓝色的海洋。
倪洁告诉我们,随着 5G 通讯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电动自行车将能够连接手机和手表,获取骑车人的心率、年龄等个人资料,并通过大数据模型推荐合适的“运动处方”,如久坐不动的人可以选择中度阻力的“健康运动处方”, 老年人可以选择阻力较轻的“运动处方”。通过数据收集,甚至可以分析个人的运动变化并自动开出下一个“运动处方”。
未来的电动自行车正在进行内部测试。由受访者提供
不打针,不吃药,食欲好,精神好
运动处方,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在浙江医院,这样的奇迹正在上演。
在浙江省医院住院部的一楼,有一个专门的“健身房”,里面有健身车、踏步机、楼梯机、椭圆机等健身器材,但来锻炼的人都是患者,包括中风、糖尿病、高血压,甚至肿瘤患者,王奶奶(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两个月前,90 岁的王奶奶因为身体疼痛两个月无法入睡,很多消炎药和止痛药都不起作用,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被送往医院。由于王奶奶年事已高,家里的诉求是,只要能减轻她的痛苦就行。
林健正在为患者解答有关“运动处方”的问题。拍摄者: Zhang Yuan
“在基础检查中,我们发现王奶奶的器官功能和心肺功能都还好,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她常年卧床不起,肌肉关节虚弱。”“浙江省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林健说。通过相关检查、病史等个人分析,林健为她开出了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本处方包含运动处方和营养处方,明确患者的活动强度、时间、频率和活动方式,通过科学的运动方法和合理的饮食,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疼痛的症状。
起初,处方上规定的运动是轻轻抬起手臂放下,不到 5 分钟,王奶奶就累得动手了,一周后,手臂还能做 10 多分钟。然后,按照处方上制定的运动公式,让王奶奶做一些轻松简单,尽可能能活动全身的动作,比如伸展腰部和臀部、抬起水瓶、拉松紧带、躺下和蹬踏板等。三个星期后,王奶奶能够坐轮椅下楼在楼下的花园里走动,她身上的疼痛已经很轻微了,食欲也好了些,精神很好,六周后就可以出院了。“在治疗期间,没有使用任何药物。”林剑说。
林健的运动处方师证书。拍摄者: Zhang Yuan
一年前,林健获得了美国运动医学会和中国运动科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联合颁发的运动处方师证书,他也是中国最早的临床医生之一。《“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提到,中国超过 78% 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但许多慢性疾病可以在不用药的情况下,通过科学的运动和饮食来改善。
数据显示,定期有氧运动可将慢性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降低 45.9%。
林健认为,慢病患者应该走出认知误区,明确运动对慢病的防控有积极作用。在决定运动之前,应该去有资质的医院找全科、慢病、康复科等部门的医生进行健康和运动评估,并根据既往病史、身体状况、平衡、心肺功能等,对运动的风险进行分层和分类。拿到科学的“运动处方”后,开始定期锻炼,并坚持定期去看医生检查,以确保健康效果。
“运动是一剂良药,也是一剂良药。吃药,要分功效和用量,运动也是一样,如果运动不适合自己的情况,就会适得其反。例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适合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而肩痛患者不能继续运动,心肺功能弱的患者不适合跑马拉松,甚至广场舞也不适合所有人。全民健身的热潮是好事,但需要科学锻炼,不能盲目跟随。他说。
在浙江省医院一楼,一名患者正在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拍摄者: Zhang Yuan
运动健康人才融合加速融入生活
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体育指导,推广运动处方,体育锻炼要对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起积极作用。
“该省只有大约 20 人获得运动处方师认证,主要是医护人员。”浙江省运动科学研究院全民健身研究中心主任薛亮表示,目前,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监督和保护运动处方者,但这是一项很有前途的专业技能提升,不仅在医疗领域,而且在运动健身工作者、教师和感兴趣的普通人中也是如此。
受训者正在接受身体和健康整合技能的培训。由受访者提供
他告诉记者,当前运动与健康融合亟需人才,需要运动培养的健康人才和医学培养的运动人才,为人们提供持续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的长期融合,并应用更科学的运动干预方法,提高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质量, 使干预服务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运动养生融合专业团队,自2022年起,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卫健委连续三年举办“运动健康融合”运动促进健康人才培养计划,着力推动健康门槛向前迈进, 进一步提升运动干预指导精准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运动干预在慢病预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促进等方面的作用。目前,来自全省体育系统、卫生系统的相关技术人员3000余人成为体育养生融合的后备人才。“人才仍然供不应求。”薛亮说,仅 10 月份,就有四次相关技能培训。
“今年的培训不再是纯粹的理论,而是通过实践推演的理论知识点。”薛亮解释说,通过案例分析,抛出理论知识,理论考试合格后,会参与线下实操操作。课程包括基础班、巩固班和提升班三种类型,满足不同学生获取相关知识的需求,并选派国内顶尖专家团队进行教学。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学员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学习不同疾病的运动处方基本理论,掌握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技术,使更多的运动处方应用于慢病人群的健康管理,更好地开展运动损伤预防和运动促进健康教育和指导。完成后,将获得生活方式教练和社交运动教练的奖励。
科学健身指导处方室。由采访者提供
近年来,浙江在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在《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提出,进一步推进运动与健康融合,制定实施促进运动与健康融合的指导意见,由注重疾病治疗转变为注重疾病预防。同时,当地政府还推动签约医生、家庭医生等医务人员和社会体育教练开展运动知识和健康知识的交叉培训。2018年以来,浙江省各市县(市、区)全面开展运动健康一体化跨领域业务培训,为浙江省体育健康一体化服务机构现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据悉,温州是全省“体养结合”体育促进健康人才培养基地,下一步将拓展至丽水。
全省体育养生融合工作也在不断探索新模式。目前,湖州已确定“运动健康一体化”智慧服务平台的“揭牌引领”项目,进一步强化线上线下结合运动处方、健康管理相结合的公共服务模式。丽水、衢州率先将全国体能监测中心升级为运动促进健康中心。嘉兴和湖州已成为中国第一批社区体育和健康中心试点城市。
今年,浙江省体育局会同卫生健康、民政、残联在全省14个县(市、区)开展了建设“好社区”体育卫生中心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全民促健康新模式。 助力建设“全龄友好社区”,力争成为共建共享社区治理和服务的省级典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itiba.com/html/tiyuwenda/6700.html